書 名:野聲詩集
作 者:于斌
編 者:輔仁大學校史室
出版者:輔仁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2001年3月
售價:200元
《野聲詩集》的編纂/龔士榮
于故樞機野聲總主教,雖功在教國,名滿天下,但從未以「學者」,更遑論以「詩人」自居;他偶而寫些詩篇,只因心有所感或興之所至,隨手拈來,既無意於奮神來之筆,傳千秋之業的遐思,也沒有想過把他的詩作結集成冊,有任何「敝帚自珍」的考量;是我們一些敬仰他的晚輩──天主教文化協進會同仁們,對他的詩作視為至寶,不忍讓它們散佚而消失。在去年八月的理監事會議中,一致議決通過出版《野聲詩集》,作為紀念他的百歲冥誕的微末表示。
也由於于公的詩篇,大都是隨手拈來之作,當初曾有出版詩選或詩集的考慮。經與學者們洽商後,咸以出版詩集為宜,以窺見于公詩作的全貌。詩聖如李杜,也只有少數幾首膾炙人口,傳誦後世;因此決定出版詩集,也更能凸顯于公的自然意趣。
本集大都蒐自于公歷年的記事本,可知于公吟詩,僅以自娛自勉,只有少數幾首,為人發現,刊登在報章雜誌上;因為記事本僅存一九三九年至一九七七年,其間又缺一九六九年本,及最後一年(一九七八年)本,則所謂全貌,實在只是于公詩作的一部份,甚至一小部份,所以本集只可說是就能蒐集到的全貌而已,這是最大的遺憾。其散佚在外者,如有發現,於本集再版時,當予增補。
但所謂「神來之筆」,照藝評家虞君質教授的說法,是創作者把心中的意象完成以後的表現或傳達,是一種精神境界至極清明的反省意識,而所謂神,即是靈感,靈感到來,便一揮而就,非可強求;靈感招之不來,揮之不去,它的現形,全靠平居的修養工夫。(參虞著《藝苑精華錄》,第一輯,頁20-21)
準此而論,則《野聲詩集》的問世,讀者便可從而窺見于公平居的現形,無論大至憂教憂國,小至親友之情,師生之誼,內至靈修反省,上至天人合一,于公心中的意象、精神境界和修養工夫,一一呈顯在目前,這在名作家張秀亞教授在本集代序中的分析,可為佐證。
前教育部長、文化大學創辦人張其昀博士,便曾援引于公於民國五十二年六月十四日在陽明山上題詠第一賓館七絕一首,稱于公「坦陳其正心誠意,進德修業的勝境,樂觀積極,天趣盎然」。(張文〈思想家的于斌〉,見《于斌樞機紀念文集》頁326)
《野聲詩集》的編纂,承輔仁大學李寧遠校長的鼓勵,校史室吳瑞珠主任的大力協助,沈嘉琦助理的勤於蒐集、編排,何效賢君的設計,厥功至大;尤承名書畫家王靜芝教授特詠歌作序並書,為本集倍增光采,張秀亞教授允以其舊作為代序,一併於此誌謝。
「詩言志」,如欲一窺于公的內心世界,此詩集應是不可或缺的第一手資料。茲錄于公七絕二首,藉供欣賞。
生日謝恩
生我養我父母恩
師長教我深銘心
導我用我聖教會
主賜百寵惠無倫
一九六三年四月七日
涵碧樓
青山綠水映小舟
明潭美景不勝收
孫姪伴來曷遁世
靜中竟多教國憂
一九六五年七月十二日
執行:輔仁大學校史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