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 名:北京輔仁大學創辦史-美國本篤會在中國(1923-1933)
作 者:Jerome Oetgen
編 者:張琰
企劃執行:輔仁大學校史室
出 版:輔仁大學出版社
初版一刷:2001年7月
再 版:2021年1月【復校60校慶系列出版品】
售 價:280元
《北京輔仁大學創辦史》
再版序
天主教輔仁大學是1925年在北京創辦,在那時的時空背景,要創辦一個直屬教廷的大學是很艱難的。羅馬教廷委請本篤會在美國賓州的聖文生總會院來進行。所以1925年由當時總院長司泰萊(Stehle)統籌,任命奧圖爾神父(O’Toole)為第一任校長,得到當時剛恆毅總主教(Celso Costantini)的支持。司泰萊院長殫精竭慮,利用本篤會有限的資源,為輔大的成立辛勤奔走,積勞成疾,於1930年逝世。奧圖爾是本篤會聖文生神學院的哲學教授,1917年到中國渡假,勤習中文,並認識中國的顯要和學者,其中之一是對在中國成立天主教大學有高度興趣的英斂之,他是「輔仁社」的創始者,後來奧圖爾神父把這理念向當時的教宗報告,得到教廷的認同,這是輔仁大學創生的由來。
這本北京輔仁大學創辦史,也是描述從1923年到1933年本篤會在中國的傳教史,這段時間,本篤會的確盡心盡力來辦學,包括招生,延攬師資,建設學校最初的規模,祇可惜學校擴充太快,資源無以為繼,後來由聖言會接手。北京輔仁大學仍然是中國大陸的名校,即使在對日抗戰中,中國政府遷往重慶,北京輔仁大學仍屹立在淪陷區,一直到1952年中國共產黨關閉這所天主教大學。
如今天主教輔仁大學在臺復校60年,藉由此書的再版來揭開甲子校慶的序幕,到2025年,將是創校百年,成為百年名校的大學並不多,所以輔大師生們瞭解創校維艱的前十年歷史,緬懷先人們的努力來激勵自己,共創輔大歴史,是很有意義的事,所以這本小冊子的史料是彌足珍貴的。
本書從初版到今天再版,匆匆已二十年,我們要感謝本篤會康士林修士(Nicholas Koss, O.S.B.),從促成到修正這本書所費的心力,他和初版寫序的當時李寧遠校長,都是我個人的好朋友,二十年前我剛來輔大,從醫學系、新醫學大樓到輔大醫院,我努力形塑百年輔大的新面貌,正如前人篳路藍縷的辛苦,所以在我為這本書新版寫序時特別有感。願天主賜福給本篤會,以及百年來為創辦天主教輔仁大學孜孜矻矻,努力不懈的先賢先進們!
校長
江漢聲
於2021年1月
................................................
再版序
聖文生總會院及其所屬的美國加西尼聯會的本篤會士們,非常感謝傑若米.歐特金博士為輔仁大學在北京的創校史記述所做出的貢獻。今天,聖文生總會院與中國人民在友誼上的連結,隨著一些由個人關係所搭建成的橋樑而越形堅實。
1923年八月,聖文生總會院及其所屬的美國加西尼聯會的本篤會士們,接受了時任教宗庇護十一世的要求,承擔起在北京創建一所天主教大學的任務。庇護十一世認為美國的本篤會士們最適合這項重要的任務,因為他們在教育辦校這領域上很有經驗。在歐洲的黑暗時期,也是在本篤會士們的努力下,基督信仰的光和古典文明得以保存,從而幫助奠定了後來西方文明的基石。
這個在北京創辦一所新式教育機構的重任落到了當時聖文生總會院的總院長奧瑞留斯.司泰萊身上,他後來成為輔仁大學的第一任教廷監督。在他的帶領下,本篤會士和他們的中國同僚——尤其是英斂之,陳垣及其他中國學者們——一起為這所新學校的創辦戮力以赴。
從一開始,輔仁大學就有兩個學問上的偉大傳統:中國傳統和天主教/本篤會傳統。英、陳以及其他中國學者們的學問傳承能追溯到兩千年前的漢朝甚至更早。本篤會傳統雖不若中國傳統那麼久遠,卻也能回溯至十數個世紀以前。而對聖文生總會院來說,是第一任總院長玻尼費斯.威瑪將本篤會對學問與教育的熱愛,在1846年從德國巴伐利亞的梅騰會院帶到美國的。
在總院長司泰萊的領導下,本篤會士和中國學者們共同創辦了一所結合中國與基督宗教文明精華的大學。然而,聖文生總會院的參與,由於1930年代初期美國經濟大蕭條的影響及總院長司泰萊的驟逝而不能繼續,他享年52歲。1933年,輔仁大學的經營轉交聖言會接手。
1960年,教宗若望二十三世要求于斌總主教在臺灣重辦輔仁大學。總主教曾私下親自向聖文生諮詢是否願在即將復校的輔仁負擔部分行政管理工作。儘管聖文生婉拒了這項要求,但仍派遣了數位會士到剛在台北復校的輔仁大學任教。於此同時,這批會士們在校址附近建了尚義院作為他們的住處。
過去三十年,本篤會在亞洲的情況越發好轉。今天尚義院共有六位會士,其中有四位大願會士(兩位來自臺灣),兩位暫願會士(一位來自臺灣)。康士林修士是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的退休教授。透過他的努力,我們對中國的傳教工作能與中國教會保有持續的聯繫,北京教區也將他們的神學生送到我們位於賓州拉特洛比的聖文生神學院來讀書。康修士已經在臺灣服務了超過四十年。在亞洲的本篤會傳教工作當中,他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
美國本篤會聖文生總會院院長
諾衛基Douglas Nowicki
2021
................................................
《北京輔仁大學創辦史》
序
本篤會(Benedictine Order)做為西方教會修道院制度創始修會,他們對修會傳統特色和對歷史珍視,保存和研究精神一直為世人推崇,會士們遵守「祈禱與工作」(Ora et Labora)會規使他們在參與各項歷史性使命的努力賦予了意義、方向和目的,北京輔仁大學的創辦就是該會精神的見證。
本摘譯本出自傑若米.歐特金(Jerome Oetgen)所著之《美國聖文生總修會傳教史》中第六章、第七章中三大段落,初由本校校史室徵得本篤會尚義院院長康士林修士同意及協助,並請本校校友張琰女士執筆翻譯,經本校終身講座教授龔士榮神父、歷史系系主任戴晉新教授及師範大學鄧世安教授校訂後得以付梓,在此謹表達誠摯謝忱,祈願此書之出版,可以告慰在那段歲月中為輔仁奉獻心力的前賢大德,並使後進不忘創業維艱之歷程。
今年欣逢輔仁大學在臺復校四十週年,以一所具七十餘年歷史,結合東西方優長,規劃周全的天主教大學,實有必要將我們的創辦史公諸於世,以使本校師生及社會大眾對輔仁有深入了解,並為今後輔仁發展之依據。
校長
李寧遠
2001
................................................
序
一八四六年,兼具決心、毅力和遠見的玻尼費斯.威瑪(Boniface Wimmer)創立美國境內第一座本篤會修道院。到一八八七年他逝世為止,聖文生總會院(St. Vincent Archabbey)已經是一所有兩百名以上會士的修道院;聖文生學院有兩百九十六名學生,聖文生神學院也有四十五名學生。此外,當時聖文生總會院也已經設立另外四所獨立的修道院和十座附屬的小修院,來自聖文生的修士所經營的教區本堂在四十個以上。
在玻尼費斯總院長後繼者的領導下,聖文生總會院持續蓬勃發展,而在一九二零年代初期吸引教廷的注意,視為負責在北京籌設天主教大學的理想天主教修會。當時的總院長是具有玻尼費斯.威瑪同等旺盛精力的司泰萊總院長(Archabbot Aurelius Stehle)。本書便是一篇引人入勝的報導,記敘司泰萊總院長奉教廷之命忠實的創立一所迅速成為中國境內數一數二大學的經過。
身為聖文生總會院的本篤會修士,同時也在天主教輔仁大學任教,為這份敘述司泰萊院長付出重大努力,將天主教教育傳統引進中國,成為中西文化與文明匯合之處的報導作序,我感到非常榮幸。同時,眼見司泰萊院長終於因為這項艱鉅的事業得到應有的評價,我也十分欣喜。輔仁大學創設的情形,直到最近,知道的人仍然不多。為什麼現在會對這件事感到興趣?我猜想一個原因是以關懷、奉獻和滋養種下的種子,終將會開花結果,即使要過七十年以上的時間。此外,我也希望這篇本篤會士和其他促成北京輔仁大學創立的諸多人士工作成果的紀錄,在正值今年慶祝復校四十週年之際,能夠激勵目前在臺灣的輔仁大學從事教育的使徒們,更加全心全意的努力付出。
本篤會(O.S.B.)會士
本篤會尚義院()院長
天主教輔仁大學外語學院院長
康士林Nicholas Koss
2001
《北京輔仁大學創辦史:1923-1933》再版序
再版序
《北京輔仁大學創辦史》序
序
到中國傳教(1918-1930)
中國傳教之始
融入中國文化
進展與挫折
司泰萊總院長去世
挫折判決(1930-1940)
輔仁大學:1930-1933
中國傳教任務結束
桑頓案
中國傳教任務的收場
判決的後果
譯名對照表
執行企劃:輔仁大學校史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