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野聲,聖名保祿。
生卒:1901.4.13-1978.8.16
出生地:中國黑龍江省蘭西縣(籍海倫縣)
學歷:
羅馬傳信大學哲學博士
羅馬傳信大學神學博士
羅馬傳信大學政治學博士
1926年 |
受剪髮禮 |
1928年 |
晉升司鐸 |
1929年 |
羅馬傳信大學中文教授 |
1930年 |
羅馬傳信大學圖書館館長 |
1933年 |
中國公教進行會全國總監督 |
1934年 |
北平輔仁大學董事及倫理學教授 |
1936年 |
南京教區代牧主教 |
1946年 |
升任南京教區總主教、制憲國民大會主席 |
1959年 |
教廷任命為輔仁大學在臺復校首任校長。
在校學生人數由8人成長至11,309人;
由1個碩士班成長至4個學院、1個博士班、8個碩士班、27個日間學士班、13個夜間部學士班。
|
1969年 |
擢升為樞機主教 |
1971年 |
被推選為中國主教團團長 |
1978年 |
7月15日辭輔仁大學校長職,教廷任輔仁大學總監督。
8月9日前往羅馬追悼教宗保祿六世之喪,並參加新教宗遴選。8月16日不幸心臟病突發與世長辭。
8月18日教廷於聖伯多祿大殿為于樞機舉行追思彌撒,參加典禮樞機多達93位。
8月26日樞機遺體運回台灣,由嚴前總統家淦主持迎靈式,8月28日旋於主教座堂舉行追思殯葬彌撒,覆蓋國旗,移靈安厝於輔仁大學「于公陵園」。 |
特殊貢獻:
于樞機一生對國家貢獻至鉅,其犖犖大者,如: |
1937年 |
盧溝橋事變爆發,應蔣委員長之邀並獲得教宗碧岳十一世之祝福,赴歐美各國爭取對我抗戰之同情與賑濟;抗戰八年,多次造訪美國。戰爭期間曾組織中國天主教醫藥服務隊,和美國天主教紅十字會取得聯繫,取得各國對中國抗日支援。 |
1946年 |
當選制憲國民大會代表並被推舉為主席,力主人民有宗教信仰自由權,不得以法律加以限制。 |
1949年 |
訪問南美洲21個天主教國家,揭發共產黨陰謀,獲致拉丁美洲集團在聯合國對我國的全面支持。 |
1952年 |
西班牙舉行國際聖體大會,與西班牙外交部長馬丁亞達和展開復交談判,獲致圓滿成功。次年,促成西班牙政府創立中國學院設置獎學金,接受港澳及台灣學生前往留學。 |
1955年 |
赴菲律賓、越南,促成中越建交。 |
在教育方面,曾協助許多青年學子赴歐美各地深造,為學子爭取歐美學校獎學金,保送出國留學。此外,分別於華盛頓成立「中國文化學院」。於南京創辦「鳴遠新聞專科學校」,於越南創辦「自由太平洋英文書院」。除擔任天津津沽大學董事長外,並從事輔仁大學在台復校重任。
文化事業方面,先後出版《新北辰雜誌》、《公教旬刊》、《文藻月刊及發行》及復刊《益世報》,於1946年創設益世廣播電台;並於美國紐約創辦《英文中國月刊》,於越南發行《自由太平洋月刊》等。
宗教文化方面,致力於以天主教教義融合中華文化及倫理道德,提倡「天人合一」及「三知論」。(1941年創立天主教文化協進會。1943年於重慶成立中國宗教徒聯誼會。1944年成立人生哲學研究會)。1971年農曆元旦,發起祭天敬祖大典,全國風從。
于樞機個人在文學素養上曾聞名於中國知識界(繼英歛之、馬相伯、陸徵祥之後),亦撰寫詩詞,輔仁大學莊嚴美麗的校歌歌詞即是出自手筆,可見一斑。
 |
 |
 |
1931-1936年 出任公 教進行會總監督 |
1937-1945年 抗戰時任南京代牧主教 |
1969年
擢升為樞機主教 |

輔仁大學于公陵園
※中國天主教文物館-于斌樞機紀念館
※于斌(1901 〜 1978)—— 輔大在臺復校的東風就是一塊土 
|
Bac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