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務概況

輔仁歷史軌跡

輔仁大學校史館

天主教文物館

相關辦法及表格下載
 
大學教育的目的


于斌

「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即是大學教育目的。「明明德」係指道德修養和理性的啟發,由格、致、誠、正、修身五項奠基,使個人修養達於完美。「親民」是以一己的智慧能力服務他人,邁向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道。「止於至善」就是校訓「真、善、美、聖」,是個人與社會最高的理想。讀書要發現真理是「真」,實踐倫理道德是「善」,以「美」陶鑄人格、淨化人生。追求「聖」以達「天人合一」。期輔仁學生明此,成己成人、兼善天下。


~于斌校長言論網要

六十三學年度新生訓諫講詞

  各位今天來到大學,必然要問為什麼要到大學來讀書?來讀書的目的何在?大學能給予些什麼?這個問題的答案,因為教育哲學思想的不同而各異。我們中國人對這答案是載在《大學》這本書裏,它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就是一個非常明確的答案,並且表明設立大學的主要原因與目的。大學雖然和中小學階段一樣,也是要在品行和學識方面加以培養,但這個階段是最高的階段,所以在品德學識方面要作更高深的充實。學成以後就要進入對人類服務的階段。中國傳統的讀書人不只獨善其身,而且要兼善天下,不但要成己,還要成人,要立己還要立人,己達還要達人。所以作學問是為人的,是為天下的,不是自私自利獨善其身的,而是希望將來學成後服務社會、國家的。所以古代的學生來大學的目的,是在學「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而大學也以這三個綱領來教授學生。

  所謂「明明德」,主要是指道德的修養和理性的啟發,在這方面《大學》包含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五項,在這五項中都是充實個人的修養,可以說包含了德、智、體、群四育。格物、致知是學術方面的修養,有了這些學養,再去誠其意,正其心,進而修其身,這是個人德業基礎的奠定。這個德業的基礎是科學的、倫理的,所以有今天大學裏的在明明德,以及明明德於天下。明明德就是充實自己個人的修養,達到完善的階段。

  其次是「親民」,民是指自身以外的人;親民是使他人天天有進步,日新又新,獲得幸福與快樂。過去的社會有兩個階級,一個是統治階級,一個是被統治階級。統治階級稱肉食者、智者,役人而不役於人者,這些已是過去的情形。現在我們不再說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而是說服務者與接受服務者,這個說法是由歐美傳入的。追溯「服務」這兩個字的來源,是來自耶穌的話,他說:「我來是役於人而非役人(to serve not to be served)」就是說為人類社會服務而來的,而不是為享受來的。服務觀念的形成,可以說是人類社會一大革命,可惜當時沒有受到太大的注意和重視,但它確隨基督的福音慢慢傳播而擴大,而推廣。 國父孫中山先生一再指出人生以服務為目的,所以能為人服務是我們的光榮。羅馬教宗自稱為「眾僕之僕」(Servant of the servants),意思是為眾人來服務的,服務和親民的意義相同,是以利人為本,以自己的智慧能力,供給他人使用,使他人因之而獲得幸福與快樂。我覺得在這裏應該提醒各位同學注意的,服務就是領導(Leadership is service),打算領導人就先要有服務的精神,要有服務的精神,才能領導他人,要領導人就要特別注意個人修養──智、德、體、群的培育,到了品學兼優的階段再步入社會,由服務而領導,以造福人群。本校復校以來畢業同學在社會上表現都很出色,很受到各方的讚揚,這完全是因為本校的學生在精神上、氣質上與他校不同,原因是我們以培養學生服務為目的,進而教導他們的領導能力與為人犧牲的精神。大學生是將來社會的領袖,必須要了解這個意義。國家對你們期望的殷切,父兄不惜犧牲自己來栽培你們,老師們也在生活困苦中不辭辛勞的教育你們,這都是覺得所培植的、所教育的是一批社會上未來的領導人才,是健全社會和壯大國家的主幹。像我這樣年事已高的人,看到你們以後,就會感覺後繼有人,對社會、對國家、對世界有了交待。所以你們應當知道你們自己現在的地位,比過去任何時代的青年更重要。更需要以互助、互愛為手段,達成各盡其才的服務目的,邁向《大學》裏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道。

  齊家是促進家庭的幸福;治國是使全國人民能獲得最高的利益與安全;平天下是促進世界和平。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世界大同的理想,目前世界局勢動盪,赤禍氾濫,距離這個理想甚為遙遠。但這正是你們大顯身手的好機會,所以要及時培養以天下為己任的氣度,鍛鍊「平天下」責任的能力。

  談到「止於至善」,這是個人與社會的最高理想,至善不但是道德問題,也就是我們的校訓,真、善、美、聖。這四個字看起來很抽象,其實是最具體的。

  真就是真理,讀書必須要發現真理,才能獲得真實的學問。科學的進步,已經有了相當的成就,但我們無法說它已經到了至善的境界;國際間的人文科學,尤其是哲學,由於旁門左道充斥其間,也正陷於紛亂之中。因此,不論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以發現真理為至高之境。真理的發現,就必須要我們腳踏實地,仔細的體察研究,找出一個「放諸四海而皆準」的道理。       

  善也是道德問題,中國社會是以倫理和道德做基礎的。古人一向推崇仁愛精神,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孔子著重於仁的發揮,孟子則擴充仁的理想而兼倡義,所以仁義並行,也就是所謂「居仁由義」。因為孔、孟提倡仁義,所以仁義成了我國道德的總代表。中國古來有許多倫理思想、道德觀念都可以做我們人生的指針,而且有許多道德的規範要我們去實踐,這就是道德方面所謂的善。

  美說起來很抽象,其實也很具體。愛美是人的天性,美可以陶鑄人的人格,提高人的情操,開朗人的心胸,淨化人的人生。所以美學雖然艱深,但是美的表現卻處處可以見到,時時都可以感覺的,可見美是很具體的。

  談到聖,我們就想到古人說:「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所謂「聖、神」,是超越自然的境界,從這個境界就可以達到天人合一,這完全是因為信仰所構成的,生而知之無法知道,學而知之無從學起,困而知之也不會有結果,一定要信而知之,才可以了解。所以信仰不只是宗教上、思想上、歷史上與政治上的問題而已。中國人對於天,一向是信仰的,中國古代常稱無天即無法,如無法無天,可以說是大逆不道,天理良心更是人人所具有的,因此中國敬天的觀念是毫無疑問的,但對天的往還為什麼還是這麼少呢?因為我們沒有接觸到超自然的理論,我們只了解自然,只了解人的理智能到達的方面,但由於受了外來的唯物思想的流毒,就不肯進一步去了解神的理論,而無法建立起宗教生活,放棄了美妙燦爛的遠景。雖然目前臺灣信奉宗教也很普遍和進步,但想把「聖」字實現,一般學校還做不到。所以在這個情形下,我覺得「聖」是超性界的,是達到「天人合一」必經的道路,也是青年們所應追求的最高目標。

  本校對於學生的教育是以真、善、美、聖為標準。真、善、美、聖不僅成己,更要成人,不但獨善其身,而且要兼善天下。兼善天下這個境界,絕非人人都可以達到的,而是需要有相當的準備和修養,並且要提高不計犧牲的服務精神。中國古代學者有這句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過去青年所嚮往的,也正是現在青年們應立志所向的目標。

  在新生訓練的今天,所講的是本校的教育方針,也是本校認為青年們應走的正確路線。因為時間關係,未能詳細發揮,以後有機會再詳細的向你們講解。總之,希望各位在未來的歲月中,盡量的充實自己,盡量的準備自己,以備服務社會,壯大國家,造服人群,而不負父母師長們的期望。

(轉載自〈校長訓詞〉,《輔大新聞》第一一二期增刊,民國六十三年十月二十三日)


 

| Back |

 

輔仁大學校史室 ver3.0 on 2006 September
Redesigned by Ite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