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務概況

輔仁歷史軌跡

輔仁大學校史館

天主教文物館

相關辦法及表格下載
 
認識前校長于斌樞機的第一步 ──摘錄《于斌樞機傳》


輔仁大學天主教史料研究中心主任 陳方中

  輔仁大學在臺復校第一任校長于斌樞機主教,可說是近代歷史中的傳奇人物,他以主教身份,周旋於險惡的國內外政壇,他的赤誠之心,珠璣之言,上至政府領袖,下及青年學子,莫不欣然佩服。在其挺拔的儀表之下,有愛國的熱心;在其忙碌的行程中,稟持的是信仰的力量。他隻身犯險,力如十萬大軍;他知其不可為而為,為的不是現世榮華,而是能面對天主。


  真、善、美、聖四字乃于斌建立中國天主教文化的實質內涵,當輔仁大學在台復校時,即以此四字為輔仁大學之校訓。一九七三年,于斌以〈聖與靈〉一文贈輔大師生,曾對校訓闡述如下:

  「『真』所以求真理,所謂求知,然不知天,何以知人?我國文化以人文知識較優,正以其知天也。『善』指敦品勵行,明明德以止於至善,至善其天乎。『美』所以存心養性,提高情操。涵泳於天人合一,萬物同源的愛海中,以致中和,尤非遵天、敬天、行天道、達天德不為功,故希聖等於敬天,我國文化本質乃敬天愛人,校訓淵源有自,特以『聖』字代『天』字,亦所以以天德之聖,代造物之天耳,文化復興時代尤應注意及之!

  『靈育』乃智德體群四育之補充。校訓既標榜『聖』字,則希聖,希天,靈魂之修養尚焉,草木有生魂,禽獸有覺魂,人類則有靈魂,同為生原──生存之原理或本源──而作用各異,草木只生長而無感覺,禽獸能生長有感覺,唯人能生長有感覺,而又有理智,足以辨別是非抉擇善惡,我國所謂『人為萬物之靈』。士林哲學對人之界說『人乃理性動物』。『靈』與『理性』既為人之特質,而此生原又永生不朽,有始無終,應如何珍惜之,培養之,使之充實光輝,發揮人之所以為人,力爭上游,不與草木禽獸同朽腐。學問、道德、情操求進步,則『真』『善』『美』之校訓可逐步實現,然距靈修之理想尚遠。靈修的項目,是認識敬愛及奉事天主。生則力求與之契合無間,死則偕之永享榮福。故不止善生,且應福終。天人合一就是聖,也就是靈育的目的。」

 

| Back |

 

輔仁大學校史室 ver3.0 on 2006 September
Redesigned by Itemx